找到相关内容239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弘扬佛教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于缘起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华严经》用罗网来形容这种缘起,表明了这种关联的广泛性与包容性。在这种关联的网络中,以人与万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身与心的关系为三大主纲,从而形成了重重无尽的罗网。...存在,这是一种在相互关系中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并存。 佛教文化的兼容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值得我们认真地从中汲取其寻求与异质文化共同发展的生存智慧,从而化解当前的中西文化冲突,改善近年来出现的中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2260118.html
  • 杜顺和尚“华严法界观门“及其影响之研究

    “法界缘起”是华严宗的核心思想。在缘起的构造上,即以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之事与事的相即相入为组织体系。其内容主要说明,宇宙万法彼此互相依持,圆融无碍,如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六相、十玄、四法界等来阐明...重重交涉,事事无碍的法界,此无碍的法界,彼此互容互摄,形成罗网,重重交映,彼此互不相妨碍,成一大缘起,此境杜顺和尚说:“此理超情难见,非世愈能况”。  然后探讨《法界观门》与“十玄门”、“四法界”在...

    唐秀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1861985.html
  • 庄严国土 绿化心灵

    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华严宗提出了著名的“罗网”比喻。罗网是佛教帝释天宫殿中的一张缠有无数宝石的悬珠网。其中,每一颗宝石都会映现出所有其他的宝石,这样,所有宝石...佛教的缘起思想,充分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有着和合共存、唇齿相依、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地球是人与万物共有的空间,是人类共业感召,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没有人类历劫而来的共业这个,就不会有地球“这个果”。...

    源利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3266968.html
  • 浅谈佛教网络的发展与运用

    这个世界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就真正进入了一体化时代,才真正把佛陀所言的“一多互摄、重重无尽之罗网”华严境界开显出来。  毫无疑问,网络不仅为佛法的普及和资料的传播,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新途径,而且,由于...上网也可以了解社会,了解大众。这也没有错,可这不上网的“社会”和“大众”,恐怕既不是社会和大众的全部,更不是主流,要想“应遍知”,恐怕最好还是通过当代的“罗网”吧。  其次,要建立网站。无论大小和...

    见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2567324.html
  • 华严宗史略、理论及思想

    。   理论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   四法界(一)事法界。...足,互融无碍。   十玄门(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指一微尘中同时具足一切诸法,互相依存,成一缘起;(二)罗网境界门。指各个法中有无量法,彼此之间互相映现,重叠无尽;(三)秘密隐显俱成门。指说一法即...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2792681.html
  • 妙华:宽容之美——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三学如一条红线贯穿学和修的始终。而其实质所阐明、表现的宗教品质却是:智慧、平等和慈悲。   佛教认为人生和宇宙是缘生的。万千事物是相互依存共生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佛经上把这种复杂的关系状态叫罗网,意即如天网一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多相容,牵一发而动全局。   经句中说:“诸法从缘生,还从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人们以佛教缘生法的道理,在日常社会行为中以...

    妙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14176937.html
  • 法藏大师的华严观法组织(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七)

    此言诸事之体,互为一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10) 帝释无碍唯识。谓犹如罗网境界,相交涉入,彼此相映,无穷无尽。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又复有一切,故重重无尽。   “十重唯识...

    清远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40888569.html
  • 净土生无生论

    境观相吞门 十六等诸境。事理两种观。彼此互相吞。如罗网。论曰。境观相吞者。正由事事无碍也事事所以无碍者。所谓有本者如是也。盖由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既皆全体而作。有何一法不即法界。故曰一尘法界不小。刹海法界不大。多亦法界。少亦法界。是以西方十六诸境。吾心事理二观。一一无非法界全体。如帝释宫中罗网。虽彼此各是一珠。而影入众珠。虽影入众珠。而东西照用有别。境观...

    沙门传灯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5743239.html
  • 略谈佛教的生态伦理观

    罗网”比喻。“罗网”是帝释天宫中所悬挂的一张由宝石所结成的悬珠网。每一宝石都映现着其它宝石, 所有宝石因此而交错相映以至无穷无尽。这个比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是这种重重无尽、相互含摄的关系。这个比喻是对生存系统复杂网络整体性的一个形象表达, 生态环境中的每一生物通过复杂的联系融合于生态系统的整体网络中。罗尔斯顿指出, 西方人对利奥波德提出的生物共同体概念难以理解, 但借助于佛教的罗网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2660123.html
  •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力用相收卷舒自在 力显性起圆融法门无碍   故名一乘圆教   第七勒十玄门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罗网境界门五诸藏纯杂具德门六诸法相即自在门七微细相容安立门八十世隔法异成门...隐显俱成门者谓若看师子唯见师子无金则师子显金隐 喻事能隐理   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则金显师子隐 喻理能隐事也   若两处看俱显俱显隐则秘密显则显著故名秘密隐显俱成门   第四罗网境界门者谓师子眼耳支节一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0369581.html